產品詳情
銀行門頭裝修公司:銀行標志上的書法,長見識了!銀行標志書法近年來,我國新建銀行日漸增多,目前總數有200余家之多,其銀行標志書法也林林總總,真有點亂花漸欲迷人眼。不知您細究過沒有,這些標志書法各是采用什么書體,是誰題寫的?其實,很多銀行標志書法背后都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銀行標牌字體一般都是請著名書法家題寫的,如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北京銀行等,既富有個性也很有文化味。下面,我們就說說銀行標志書法,這其中最著名的當數國家銀行管理單位,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人民銀行的標志書法與我們現在正在使用的第五套人民幣上的完全相同。關于這六個漢字是誰題寫的,社會上一直眾說紛紜。有說是董必武寫的,有說是中國人民銀行首任行長南漢宸寫的,還有的說是當時總行研究處處長冀朝鼎寫的,因為他們三人都寫得一手好字。其實,這六個字是由當時在中國人民銀行任金融研究員的馬文蔚先生(1904年—1988年)書寫的,來源于第二套人民幣。新中國成立后,為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第二套人民幣改革的設想被提到議事日程。1951年,中國人民銀行首任行長南漢宸特意從故宮博物院借來一支宮廷用筆,請馬文蔚先生題寫了“中國人民銀行”和“壹、貳、叁、伍、拾、圓、角、分”等字。不久,這些字便出現在了第二套人民幣上。以后在設計第三套人民幣時,票面上的面額漢字改用了印刷宋體字,但“中國人民銀行”行名六個字仍然沿用。在設計第四套人民幣時,又重新把面額文字由印刷宋體改成了馬文蔚先生的手跡,同時把行名和面額漢字中的繁體字改成了簡體字,異體字改成了正體字,但仍沿用馬文蔚先生的書體。到第五套人民幣時,行名仍沿用第四套人民幣上的字體,但面額漢字又改成了印刷宋體字。馬文蔚先生博學多才,尤善書法。他用隸書題寫的“中國人民銀行”六個字力足豐潤,為漢隸和魏碑的變體,典雅和諧且剛柔并濟。雖然基本筆畫仍屬隸書,但字形與魏碑相似,尤與魏碑中的《張黑女墓志》神似。